街道是城市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个舞台,每天都上演着有关市民生活的活话剧。如果说街道是舞台,那么周围的建筑群则是巨大的舞台背景,而城市环境文化建设就成为举重若轻的道具。道具应该符合剧情及布景的需要,
城市环境文化设计也应该符合大众公共生活的需求,并与周围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持整体上的协调。这里值得我们注意并深思的是,城市环境设施与环境的协调绝不止于表面层次,更应追求一种精神及意味上的深层次统一。
在上海的淮海中路有一尊人物雕塑,似乎名为“都市中人”,它以平实的手法表现了一位寻常的都市女青年正在路边使用公用电话。“她”的身姿、装束和神情是如此的自然、自在、自信,却又是那样诙谐、典雅,似乎在于与“她”的友人娓娓谈论着什么。从雕塑中透出的那种既开放又成熟、稳健的人物气质,正给人以当代大都市中新兴市民的典型情节和印象,极具时代感。这尊雕塑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创意给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带来了清新怡人、易于亲近的审美情趣,而不是那种貌似深沉或故弄玄虚的所谓“前卫”。从某种程度上讲,作者对上海这座大都市本质的认识以及对都市文化的把握都非常到位。我们再以北京王府井大街新东安市场前反映老北京生活的一组雕塑为例。留着大辫子的时代离我们已距百年,今天的王府井是北京的商业中心之一,层层叠叠的现代建筑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显示了这里的繁荣与活力。今天的王府井再也不是当年的王府井了。这些雕塑没有基座,其中的“大辫子”们或拉着洋车,或悠然自得地理发,它们本身并无可指责,只是让人因时空错乱和模糊而倍感唐突。采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倒不如把它们都搬到基座上去更合适。抑或考虑一种折中的办法,在街道的某处,用艺术性的手法将老北京的环境“片段”加以还原和回忆,再使这些人物活动于其中,让剧中人回到适当的剧情中去。这总比把它们摆到那些假古董式的仿明清老街上去强得多。
城市环境文化设计是一个系统,除了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其自身也应具有整体性。无论是小设施,还是大设施,虽然各有特性,但彼此之间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将个性纳入共性的框架之中,体现出一种统一的物质。这种统一性可以由许多造型要素,借许多造型手法来表达,力戒生搬硬套与牵强附会。(YL)
本文地址:
http://www.initi.com/initi/diyeliangguan/a/2012/0824/224.html